在传统国画中,以贵族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仕女图(也叫“仕女画”)一直兴盛不衰。
它最早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唐朝进入繁荣兴盛阶段,主要表现贵族妇女悠闲的生活情调。
在仕女画名家中,周昉、张萱等人最为有名。其中,周昉误打误撞,给后世贡献了一个独特的绘画题材——背面美人图。
由于他的画作《背面欠伸内人》(意思是“女人打呵欠的背影”)流传到宋朝,苏轼大为赞赏,写了一首长诗《续丽人行》,从此“背面美人图”就成了一个热门题材,受到画家和诗人青睐,唱作不休。
那么,面对一个只有曼妙背影的美女,历代诗人是怎么完成“命题作文”的?来看看他们说了什么孩子话、胡话、醉话,让人莞尔一笑,但愿你在玩味不尽,也明白一些写诗的道理。
清朝诗人孙原湘才力最雄厚,一个人就贡献了七首。
《题周昉背面美人图》
一
惊鸿瞥见又逡巡,
珠压腰裾稳称身。
绝似簸钱堂上事,
忍羞和笑避生人。
诗意:
美人慌张地回了回头,想走开又有些犹豫,
腰带上佩戴着很合身的珍珠。
很像是刚才赢了簸钱的游戏,
害羞地笑着想要逃避陌生人。
点评:把李易安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改为“却把青铜嗅”,最为传神。
二
小朵樱桃折得不?
无人窥见绿蛾愁。
玉阶唤杀红鹦鹉,
不是欢来不转头。
诗意:
樱桃这么小,可以折了吗?
没有人看见这个美人呆呆发问的样子。
台阶上的红鹦鹉虽然叫破了嗓子,
可惜心上人没来,她打死也不回头。
点评:“小朵樱桃折得不?”一句喃喃自语,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少女的痴情模样和含愁心态刻画得微妙微肖,可谓别开生面。
三
脸波藏却媚霞痕,
只露双肩削玉温。
心自向君身自背,
省他一见一销魂。
诗意:
美人背过身去,掩藏俏脸上妩媚的神情,
只留下削玉一样曼妙的双肩。
心里爱着心上人,却背过身去,
分明是怕他看见一次,销魂一次。
点评:一句“省他一见一销魂”,把女儿家一门心思都在情人身上的细腻心事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
只量钿尺认腰支,
那有春风见面时。
会得李夫人意态,
背人翻是耐人思。
诗意:
只要认得我佩戴钿尺的腰肢就行了,
何必一定要看清我春风一样的面容?
你要是明白当李夫人初背朝汉武帝的苦心,
就会知道,背影朝人反而更耐人回味。
点评:活用典故,连皇帝都敢拒绝的美女界资深大V李夫人出场,诗思顿时婉转灵脱了不少。
五
妙句青邱最有情,
倾城虽见画难成。
诗人设想还痴绝,
要看回头百媚生。
诗意:
题咏青邱灵狐的诗句最有情思,
可是要把它描画出来却难于登天。
偏偏诗人们抱着一腔痴情的想象,
非要看我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模样。
点评:第一句化用毛延寿给王昭君画像的典故,不着痕迹。第四句引用《长恨歌》的名句,更添妩媚。
六
不用传神阿堵中,
画师妙手只空空。
累他多少旁观眼,
相背人人学蒯通。
诗意:
我没打算要人家把我画得多么传神,
画师的绝妙手段本来就是无中生有。
所以,世人就算看见了我的容貌,
背后也会像游说大师蒯通那样胡说八道。
点评:“画师妙手只空空”,为毛延寿默哀两秒……
七
几时回首眼波横,
枉费千呼万唤声。
画里未容人省识,
如何妄想作刘桢。
诗意:
美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头看一看?
真是枉费了我对人家千呼万唤。
我连人家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怎么就有了刘桢逼视曹丕王妃甄氏的绮思?
点评:刘桢连忙否认三连:“怎么扯上我了,上次被皇帝上惩罚以后,我就不敢了哈!”
除了孙原湘,宋朝诗人苏澹也写了两首《背面美人》,清新可读。
一
钗亸乌云鬓欲蓬,
回身环佩响丁东。
背人不是无情思,
自古红颜畏画工。
诗意:
乌发蓬松,钗子欲落不落,
转过身去,环佩响个叮咚。
后背朝人不是没有情思,
自古以来美人都怕画家。
点评:为毛延寿默哀三秒……
二
抱得琵琶下玉除,
湖山背立溜犀梳。
傍人欲见春风面,
但道萧郎有寄书。
诗意:
美人抱着琵琶走下台阶,背朝湖山,
只能看见她秀发上的犀牛角梳子。
旁人要想看看她春风一样姣好的面容,
除非哄骗她,说她的心上人寄信来了。
点评:怎么哄女孩子,苏澹先生有一手啊!
另外,还有两位诗人,每人写了一首。
《背面美人图》
〔明〕高启
欲呼回首不知名,
背立东风几许情。
莫道画师元不见,
倾城虽见画难成。
诗意:
我想叫她回头,又不知道她叫啥名字,
只是看见她的背影,像春风一样含情。
不要说没有画师给她画像,
就算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谁又画得出来?
点评:再默哀四秒……毛延寿,不要不耐烦,这回总该相信了吧,“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题背面美人图》
〔清〕陈楚南
美人背倚玉栏干,
惆怅花容一见难。
几度唤她她不转,
痴心欲掉画图看。
诗意:
美人背靠栏干站着,
我看不见她的花容,很是难过。
叫了她几次,她都不转身,
我恨不得把画面掉过来,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
点评:满篇孩子话,笑得肚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