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小哥餐厅、小哥发屋、小哥医院、小哥大学……关爱不歇保障不停,看扬州的暖“新”行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1:42:00    

4月11日,扬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一届二次会议暨“扬小哥”服务品牌推介会召开。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浩出席会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扬州市新工联成立以来,扎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工作。小哥食堂、小哥医院、小哥发屋等特色项目,汇聚了具有影响力的“小哥”品牌,增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发布会会场

广陵实现“小哥餐厅”全覆盖,解决“吃饭难、吃饭贵”

据了解,仪征市新工联推行“集中建会+扫码入会”模式,开展“运满满”货车司机建会入会专项行动,开展“工会进万家”关爱货车司机行动,实施“求学圆梦”计划,开通线上线下报名通道,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学历。扬州市直道路运输行业工会相继成立众享网约车、飞燕网约车、万顺叫车、扬州德轲网约车、卫扬网约车、三笑物流六家企业新成立基层工会组织,加入道路运输企业基层工会新业态会员4928人。市总工会、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通过各方渠道征集货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诉求,各类诉求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记者采访获悉,广陵区总工会依托汶河街道石塔社区中央厨房,建立全区首家“小哥餐厅”,积极整合民政中央厨房资源,实现区域内“小哥餐厅”网络全覆盖,让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群体实现就近用餐、方便快捷、干净卫生的心愿。2024年3月,以石塔社区中央厨房为试点的“小哥餐厅”正式揭牌成立。区总工会以石塔社区“小哥餐厅”运行作为经验样本,在全区推广。到2024年7月,广陵区主城区及湾头镇的7家中央厨房,全部建成工会“小哥餐厅”。“小哥餐厅”解决了“小哥”等新业态群体“吃饭难、吃饭贵”的问题,当前到“小哥餐厅”就餐的新业态劳动者日均约230人次,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小哥理发屋”将延伸为“小哥理发专座”、“小哥理发日”

据介绍,宝应县总工会在吾悦广场、宝射河公园、沿广线加油站等交通枢纽、劳动者聚集地、大型商圈合理布点,投入近40万元,建立6家工会驿站;精心绘制站点分布图,标注位置信息,全力方便快递员、外卖员、货运司机、环卫工等户外劳动者找到并使用。在各驿站标配餐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小冰箱等基本设施,安排专职管理员,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休息难题;在空间较大的驿站设置爱心药箱、血压仪、体重仪及爱心小超市,体现暖心关怀。

去年8月,高邮市总工会在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聚集区域,挂牌3家“小哥理发屋”,与专业理发店合作,选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理发师为小哥提供优质免费理发服务。总工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将“小哥理发屋”信息推送给更多小哥。接下来,市总将不再局限于“小哥理发屋”的服务,而是与全市多区域多家理发店合作,设立“小哥理发专座”,并推出“小哥理发日”活动,让小哥理发更加便捷。

为更好服务户外劳动者,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岭街道邗沟社区打造户外新业态劳动者休息驿站——“邗舍”,设有空调、微波炉、无线wifi、手机充电、应急包等服务。社区将中央厨房与“小哥餐厅”合署运行,坚持公益性定位,三菜一汤的“小哥套餐”定价10元,让大家吃上管够管饱的“热乎饭”。为解决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后顾之忧,社区链接辖区教育资源,开设小蜜蜂爱心暑托班,以公益课堂的形式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充实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让小哥们工作更踏实、更安心。

全市已有63名新业态劳动者免费读大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工作性质特殊,容易出现职业病、慢性病,邗江区总工会联合市东方医院(邗小哥医院)建立了“邗小哥”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目前建档的新业态就业人数达到2000余人。下一步,区总工会还将拿出专门的资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提供免费体检服务。“邗小哥”到院就医享受先诊疗后付费,“邗小哥”及其家属自付部分一次性可享受500元救助,剩余部分再予优惠。除了疾病救治,“邗小哥”及其家属每年在医院健康体检给予优惠,目前东方医院(邗小哥医院)已经为“邗小哥”及其家属减免门诊、医疗、体检费用数十万元。

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市总工会自2023年起,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开展了免费上大学及技能提升公益实训活动。依托邗江开放大学,成立新就业群体学历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开设大专(高起专)和本科(专升本)两个学历层次的教育课程。培训方式上,采用网络学习模式,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进度,自主完成课程作业并参加课程考试。培训费用上,先由学员自行垫付,成绩合格、顺利毕业后,市总工会给予全额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3名新业态劳动者免费读大学。下一步,市总工会将继续联合更多部门、院校及社会力量,持续关注新业态群体的需求与期盼,圆他们的大学梦。通讯员 朱江 高云 张丙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