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闫文瑞】近年来,河南加快推进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助力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更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5月27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郑州举行,《关于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审议。
《报告》首先介绍了我省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总体规划布局:按照《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确定的“一纵三横九支”总体布局,规划航道总里程3670公里,沙颍河、淮河、唐河、沱浍河“一纵三横”骨干航道935公里,周口港、信阳港为主要港口。
当前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报告》显示,我省正加快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计划“十五五”期间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完成投资1000亿元,通航里程2000公里以上,打造沙颍河等4条通江达海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个现代化港口。
其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按照“投建运管”一体化模式加快实施“11246”工程,2024年完成投资203亿元;运营效益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年底,我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约1825公里,沙颍河、淮河通江达海航道里程399公里,形成2条连通长三角地区的出海水运航道。建成周口、信阳、漯河、平顶山等港口码头泊位228个,年设计通过能力7524万吨。
不过,《报告》也提出,虽然我省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堵点、卡点问题,在基础设施能级、运营服务水平、行业管理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省政府将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加快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建运管”一体化发展,健全行业管理机制等。力争在“十五五”末实现4条国家高等级672公里航道提等达标,积极推动贾鲁河复航工程、唐河沙河联动工程等航道建设,基本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道网络。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