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 通讯员 吴爽)芝罘区全面加强网格队伍建设,创新实施网格五步工作法,提高网格服务水平,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保障注入不竭动力。
“徒步丈量”,格内情况尽掌握
建立网格“徒步法”,充分发挥网格员“铁脚板”作用,深入贯彻《进一步加强社区巡格工作的通知》部署,明确网格信访矛盾、安全生产隐患、违章建筑、文明典范城市创建4大类重点巡查任务,制定社会治安、信访稳定等6大类36条徒步巡查工作要求,组织网格员每天定时定点下沉巡格,组建专业团队对网格员履职进行督查,切实强化网格员常态化下沉巡格意识,保证网格员巡格时门清、底清、心细、耳聪、目明,群众身边问题及时发现、即时上报、即时办结、即时反馈。工作开展以来,统筹网格走访200余万人次,群众网格走访联系率、工作知晓率、服务满意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只楚街道加大对重点群体关注,针对独居老人实施“安心居家”走访照护服务,开启精准助老新模式;东山街道建立网格走访“343工作法”,入户前做到“三个到位”,入户时携带“四类材料”,入户后开展“三个回头看”工作,提升走访成效。
“板凳交流”,倾听民声解烦忧
用好用活“板凳法”,认真倾听、用心沟通,真正沉下来、坐下来,把群众急难愁盼收集上来。坐下来听群众意见建议。创新网格议事机制,开展各具特色的“网格议事会”活动,集民意、解民忧,以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其中,毓璜顶街道创立大海阳社区“廊亭议事”、德新社区“丁香树下话家常”议事品牌,今年共举办群众议事活动240余次,参与群众5700余人次。坐下来听群众急难愁盼。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道路施工等问题,结合群众12345投诉情况,通过巡格入户方式,主动倾听群众的“牢骚话”“真心话”,摸清摸透诉求意见,实现从“群众点菜”到“为群众端菜”的转变。奇山街道迎东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期间,先后召开居民代表大会5次,走访有意见群众100余户,汇总群众对落水管修缮、外墙保温加装等意见40余条,将工程改到了群众心坎上。坐下来向群众宣传政策。把巡格走访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政策“传声筒”,为辖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群体宣传养老、医保、社保等多种类利好政策,联动楼片长,结合每家每户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开展政策宣传,同步通过微信群转发、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将政策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居民。向阳街道发动网格员通过“板凳法”向居民宣传“烟台市民健康保”“商业贷款购房利率下限”等惠民政策,今年来累计宣传1万余户次,让这些惠民政策真正走进了居民的生活,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台账管理”,精准服务有保障
发挥“台账法”工作优势,厘清群众需求清单,有的放矢、分门别类开展精准服务。建立民情民意的“明白账”。实行“以房管人”,对辖区居民的学历、政治面貌、健康状况、社会救助、人员属性、婚姻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掌握,实现居民信息全覆盖的动态更新维护。目前全区各网格发挥网格平台作用,更新完善群众信息10余万条,1341个网格均已健全网格居民分类台账,信息精准度达98.06%。建立重点人群的“帮扶账”。对辖区内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特困居民等需重点帮扶对象情况进行掌握,以便根据不同人群情况开展针对性帮扶服务。凤凰台街道推行“一地图七台账”工作机制,建立居民信息、巡格问题、特殊群体、不平稳因素等7大台账,今年来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76次,成功调解居民矛盾233次,消除信访隐患60余起。建立风险隐患“排查账”,充分发挥网格员“前置探头”作用,及时发现、报告、处置隐患。重点排查九小场所、老旧小区消防燃气设施安全问题、电动车进梯入户隐患、城市管理脏乱差、私搭乱建等,主动摸排,及时上报。白石街道在开展违章建筑巡查工作中建立《社区疑似新增违建巡查台账》,网格员巡查上报装修、施工点位,每日报告并更新,累计纳入台账点位55处,动态销号49处,确保问题不解决不销号。
“钉子精神”,破解难题惠民生
优化诉求办理流程,通过“钉子法”,以钉钉子的韧劲高效助推群众“急难愁盼”化解。建立网格三级循环模式。在网格系统内网格员或社区可自行化解的问题,第一时间在平台进行处置;无法处置的问题,流转至街道层级由街道负责协调处置;街道无法解决的信息上报平台,由区级负责联动处置。网格员在事件办结后24小时内进行核实,对应处置未处置事项逐级反馈,由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再次交办处置,对已处置事项进行办结。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网格员累计巡查上报问题33.23万件,办结率97.07%。打造“接诉即办”工作模式。组建区级问题转交办团队,将市级交办、基层反馈、实时连线收集的问题统一交办、100%回访反馈,保证群众诉求接诉即办。推行“未诉先办”前置化解。针对群众投诉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诉求,先后开展“网络订餐消费投诉”“规范烧烤经营”“开学季文具价格”“开工季家具质量”等20余个“未诉先办”专题活动,真正做到打好监管提前量、化解问题于无形。
“聚合力量”,共建共治谱新篇
充分发掘多方资源,健全“1+X+N”的网格服务队伍体系,使用“聚合法”凝聚网格力量。健全“区街一体,融入下沉”工作机制。在“双报到”基础上,推动全区各单位3000余名机关干部分包到每一个网格,实现区街网格人力、物力、财力有效联动,提升网格化服务水平。世回尧街道联合“双报到”单位共同设立“爱心货架”,建立良好募捐机制,目前通过“爱心货架”帮扶的困难群体已达100余人。推动部门专业力量下沉。加快推进社区治安员、矛盾调解员、综合执法员等8方面937名“X”力量下沉网格,建立“X”力量协同处置机制,先后化解网格诉求1.5万余件。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开展“部门上讲台”活动,邀请人社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就网格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共开展八期活动,培训覆盖300余人次,解答交流相关问题200余条。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共治,孵化辖区居民中的党员、楼片长、志愿者等能人巧匠组成N类公益力量,切实补全网格服务短板弱项,提升网格服务成效。目前全区汇集包括23710名楼栋长、3000余名志愿者、3000余支社会组织等共计3万余支社会资源力量。幸福街道幸国里社区积极挖掘13家企业、3支志愿服务队、126名志愿者等“红色合伙人”资源,围绕便民服务、特殊群体帮扶、文体娱乐活动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8次,进一步优化网格服务。芝罘岛街道积极挖掘辖区公益资源,利用6个网格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文明宣传类、环境治理类、关爱帮扶类活动,共计120余次,参与人次达到500余人次。
责任编辑: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