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新入库列统投资2.67亿元,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4.2%,2家企业荣登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榜单……上半年,荣炳盐资源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奋力攻坚“双过半”,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创新活力。
产业创新攀新高,筑牢发展“硬支撑”
走进荣创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智能化工厂内机械臂挥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流转。截至目前,一期项目16家入驻企业已实现100%投产。
园区充分发挥地处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1小时覆盖半径优势,锚定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主导产业,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精准招引优质项目。今年3月,总投资15亿元的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丹徒弗斯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荣创新能源产业园二期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继一期项目稳健运营后,园区与江苏奥联智造谷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开启新一轮深度合作。二期项目通过招引近百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构建起“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生态,跑出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度。
三产融合见成效,绘就乡村“丰景图”
七月骄阳似火,在西谷里生态农旅项目田埂上,项目服务专班正与市区两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同志现场踏勘,合力推进项目建设。作为特色乡村旅游路线的核心节点,该项目是园区倾力打造的三产融合标杆,将打造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带动周边近300名村民就业。
上半年,园区打好农技下沉、推广良种良法、保障农资供应“组合拳”,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新增粮食种植面积413亩,实现水稻种植2.01万亩、小麦收割1.38万亩,5000亩水稻绿色优质高产项目进展顺利。立足于此,园区加速推进鑫德农业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智能化农业综合体;持续做强做优“荣炳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利用农产品展销中心与农村电商平台,多维度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老区蝶变展新颜,奏响幸福“奋进曲”
“河道加固了,水也变清了,看着真舒坦,我们几代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蒲圩村的一名老党员驻足在整治一新的通济河畔感慨道。通济河荣炳段是防汛重点区域,河道整治工程全长约12公里。随着新建的6座电灌站、7座排涝站陆续投入使用,整治项目主体工程基本结束,河道建设防洪治涝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工程同期还规划了一条长约8公里的单侧堤顶道路,建成后将成为集防汛抢险、堤防管护、农业灌溉、亲水漫步于一体的魅力岸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宜居宜业和美画卷持续绘就,1个村主体工程基本结束,2个村基本建成,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园区还开展了安全知识进村入户活动,高频次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组织应急演练,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荣炳园区正以“闯创干”的奋进姿态,书写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时代答卷,全力打造产城协同、三产融合、山清水秀的现代化园区,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上谱写更加精彩的荣炳篇章。(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