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工伤康复5天快办全市推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2:44:00    

日前,记者从烟台市工伤保险业务暨最新政策培训班获悉,今年烟台工伤保险将持续推进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对六大重点行业开展工伤精准预防培训,在全市范围推行部分工伤先康复后鉴定,工伤康复有望5天快办。这些变化,每一项都直击当前工伤保险工作的重点、痛点、难点,力推工作提档升级。

借力AI,让工伤认定更精准

传统的工伤保险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今年,烟台工伤保险要在“扩”字上下功夫,根据行业分布和用工特点,探索特殊群体工伤保险保障方式,同时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让农民工兄弟也能吃上“定心丸”。

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工作人员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名职工在上班路上被突然蹿出来的野狗撞伤,事实证据不充分,难以确认为“交通意外事故”,后来通过跑现场、调监控视频才“翻案”。这样的典型案例说明,工伤认定既要严格把握政策,也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不断地提升工伤保险依法行政服务水平,让广大劳动者感受到法律力量、法律温度。为此,烟台将探索“AI+工伤认定”模式,用科技手段让认定工作更高效、更精准。

给6大高危行业戴上“安全帽”

根据最新部署,烟台将在矿山、冶金、建材、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六大高危行业开展大规模的工伤预防培训,给企业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这三类人员“充电”。

此次培训不是走过场,线上课程要刷脸打卡,线下培训请来行业专家手把手教学,还有“入企诊断”这样的创新服务——专业团队会到企业现场“找茬”,从机器设备到操作流程不放过任何隐患。

伤者可以先康复后鉴定

传统的工伤保险往往止步于经济补偿,如何让伤者真正回归工作和生活?作为全省首批工伤康复重点联系城市,烟台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从一个真实案例中,记者看到了令人振奋的变化:一位腰椎受伤的建筑工人,经过系统康复训练后,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考取了安全员证书。这样的案例得益于烟台试点的“康复早期介入”机制——一旦伤情稳定就开始康复,大大缩短了从受伤到功能恢复的周期。

这种“康复早期介入”模式于去年11月已在烟台山医院、文登整骨烟台医院、蓬莱中医医院等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21家医疗机构全面推广。更贴心的是,康复申请手续将大幅简化,结论出具时间从15天压缩到5天。对于行动不便的重伤员,还有专家上门评估的绿色通道,康复服务还将从住院向门诊和社区延伸。今年,烟台将制定统一的社区康复标准,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康复站点。

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闫语 张程远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