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涵盖150余家中外企业 “院士天团”坐镇交流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特色活动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0:02:00    

同为对接会 各有其“特色”

“咱们生产周期大概是多长?”“这需要看咱们是否需要使用特殊面料。”

“咱们需要小型船舶的代工企业吗?”“我们正好需要,咱们企业有啥技术优势?”

……

9月8日,作为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特色活动之一的“蓝色新航程——国际海洋产业经贸合作对接会”举行。洽谈交流环节,操着各种语言的参会者或靠翻译,或凭借翻译软件,交流得热火朝天。

此次对接会,共有来自德国、沙特、埃及等15个国家(地区)的政府部门、商协会及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现场设有海洋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与数字航运、现代农业与渔业资源等多个洽谈专区,150余家中外企业开展“一对一”洽谈,达成一批初步合作意向。

除了一对一洽谈,本次活动还为中外地方政府及企业搭建起推介平台,山东省贸促会、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青岛海洋高新区、枣庄市台儿庄区、青岛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现场推介。

几乎同步,另一场特色活动“智汇深蓝——海工研发产业一体化创新发展对接会”也在进行中。百余位来自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央国企、高新技术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海洋工程研发产业一体化的新内涵、新模式和新应用。

这场对接会由四位院士领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院长张建民作为“东道主”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高德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作主题演讲。

话题设置上,凸显前沿引领,如“绿色能源与海洋工程融合发展”“ 海工数智软件技术国产化研发”“海洋工程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等。

现场还设置了中国海工院创新成果展区,重点展示了海洋新能源与水下能源动力、海工新材料、水下机器人与感知技术、海洋物联网与数智化工程等四大板块的创新成果,包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气动式波浪能转换装备、全栈自研的“物质再循环燃料电池技术”、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新型碳源技术,以及双模态水下巡检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张忠德 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