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立山区友好街道联合鞍山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针对辖区工作实际需求,为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一场心肺复苏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专项培训,旨在提升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突发紧急状况时的应急救援能力,为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增添有力保障。

培训伊始,来自鞍山红十字应急救护队的专业讲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适用场景以及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讲师强调,在紧急时刻,快速准确地识别心脏骤停症状并及时展开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实操老师亲自示范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流程,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胸外按压时,双手要交叠,垂直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需进行2次人工呼吸。”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解说。
实操老师详细介绍了AED的工作原理、使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AED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能够自动识别可除颤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工具,被称为“救命神器”。老师现场演示了如何快速打开AED设备、正确粘贴电极片、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等关键流程。“当AED分析心律时,大家千万不要触碰患者,避免影响分析结果。”老师着重提醒。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全神贯注,认真聆听每一个细节,积极参与互动和实操练习。他们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在模拟人上反复练习心肺复苏和AED的操作,力求每个动作都规范、准确。遇到疑问时,工作人员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耐心地一一解答,并进行手把手地指导,确保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这两项关键急救技能。

立山区友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冯诗勃说:“此次培训是街道强化社区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服务居民的一线力量,掌握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这对于提升整个辖区的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友好街道还将持续组织各类应急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应急处置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
全媒体记者 张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