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急救(转运)无人机”完成实战演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7:23:00    

4月29日,由中船海神公司牵头,联合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和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所自主研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款“急救(转运)无人机”,在浙江、上海两地完成了模拟“海上伤员急救转运、院前病员前接救治、战场伤员救治后送”等“三种场景”的实战应用演练。

该“急救(转运)无人机”,是国家“首台套、补短板”的重大科研攻关专项孵化出的产品,科研样机于4月8日在上海“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正式亮相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和有趣工程、油管等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同行和专家的广泛关注。

记者在风高浪急的海上演练现场看到,接到执行“海上渔民受伤”救援指令的急救(转运)无人机,迅即飞抵甲板,快速把患者转移到机载的“智成急救舱”内,在现场和转运途中连续实施“呼吸、监护和输注”等高级生命支持,有效保障了伤员生命安全;在院前病员前接救治的演练现场,接到“120”指令飞抵的“急救(转运)无人机”,为突发心脏病患者在现场和途中实施了“除颤、呼吸和监护”等救治措施,赢得了“白金十分钟”的抢救时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环境演练现场,接到指令装载伤员的急救(转运)无人机,飞越崇山峻岭,安全降落到了35公里外的“智成方舱医院”,及时挽救了年轻战士的宝贵生命。

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应急总医院院长吴迪现场告诉记者:“急救(转运)无人机”在“三种场景”下的成功演练,有效验证了该装备在海上、院前和战场环境下的医学救援能力,弥补了这些场景条件下医学救援的诸多不足与短板,将有力提升我国“应急、应战和基础医疗”医学救援的综合能力。(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