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天百花开 国潮添古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54:00    



市民身穿汉服赏花

高雅对花抚琴

  春日太原,百花争艳。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因花而生的热闹,远不止于枝头。有人跟着古诗词去赏花,唯美浪漫;有人身穿汉服赏花,古韵风华;还有人在花丛中抚琴品茗,别有趣味。一系列“新玩法”,赋予了更多元的赏花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国潮文化的独有体验。

  国风雅韵

  年轻人一袭汉服,或站或坐在花丛中。花红柳绿,裙袂飘飞,仿佛一幕华丽的“穿越”。当下,在公园、街头,常能见到“汉服+赏花”的搭配。在旁人看来,这是汉服之美与春日景色的双向奔赴,充满了古风韵味。

  4月7日,和泽苑社区组织了一场赏花踏青活动,居民、网格员来到附近的游园感受春日美好。一些年轻人,特意换上了汉服,满满的国潮风。在花团锦簇中,汉服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网格员高小梅是一名汉服爱好者,平时休息下来,常与朋友穿着汉服拍照。她觉得,春花与汉服相得益彰,再配上云肩、簪花等装饰,能展现汉服独特的魅力,更显灵动优雅。今年春天,她拍了很多这样的国风照片,非常喜欢。

  经营传统服饰店的崔晓楠表示,春暖花开后,汉服的销量明显上升,购买者以年轻人居多。有人买来平时穿,也有人单纯为了赏花时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不难看出,鲜花朵朵开,带来的不仅是人流量,更让国风穿搭成为一道春日新景。

  诗意盎然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赏花咏花,对花寄托情怀。如今,许多人在赏花时,会重温一首首经典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4月6日,市民侯霞来到南内环街南三巷,欣赏绽放的海棠花。她拍摄了几张美图,发到朋友圈,并附上了一首李清照所作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觉得,眼前娇艳绽放的海棠花,让这几句诗词具象化了。

  市民刘雪莹喜欢文学,她先找到相关诗词品读,再去赏花,感觉更有意境。西山的桃花开了,她脑海中立刻浮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小区里的杏花绽放,她会想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她说:“读了这些诗,更能体会到春天究竟有多美。”

  春风柔,百花开。传统诗词“邂逅”春日盛景,满目诗意在枝头盎然,给人们带来别样的赏花乐趣。

  抚琴品茗

  4月6日,在千峰南路135号院内,传来一阵悦耳的古筝声。花枝间幽香浮动,跃动的音符与春风缠绵交织,令人陶醉。

  弹奏者,是纺织街社区网格员高雅。她学习古筝20余年,仍坚持每天练习。看着小区春景,一时兴起,抱着古筝下了楼。她坐在盛开的花卉旁,弹奏起了《春江花月夜》。她说:“对着花,抚琴弄弦,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市民胡华住在一层,窗外的几株丁香花开了,散发着幽香。他冲泡了一杯春茶,一边赏花一边品茗,好不惬意。有的社区,最近举办了手绘油纸伞、漆扇制作等花事活动,让居民在共赏春花烂漫时,也能体会传统人文美学的内涵。

  许多市民不止于“走马观花”,在尽赏繁花朵朵之余,各自用不同的“打开方式”,“解锁”更多的春日惊喜。

  太原晚报 记者 李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