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民随笔丨“小优化”与“大便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43:00    

“乘客你好,进站请安检,大包小包请上机安检,谢谢配合。”

对于这样的招呼,每天地铁通勤的市民都熟悉。于是背包的挨个过检,空手的直接进站。但遇到高峰时段,客流拥挤,过个闸机要用几分钟。有的乘客为了赶时间,想跳过安检,工作人员劝阻无效,一旦双方发生口角,难免影响轨交公共秩序和其他乘客出行。

不过,近日在地铁2号线和11号线的江苏路站,乘客发现高峰时段进站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排队苦等了。原因既不是客流少了,也不是安检取消了,而是进站口一个小小的改变:7号口辟出了两条安检通道。市民张女士说,以往高峰时段往往要排上三四分钟才能过闸机,现在乘客都会自觉分成两排,进站顺畅了许多。她因此为江苏路地铁站点赞。这一小小的改变背后,彰显的是地铁运营方的为民服务意识。

由于周边汇聚了众多商务区、居住区以及网红打卡景点,江苏路站7号口日均客流量高达1.4万人次,占整个车站的三分之一。如何解决高峰时段进站客流集中、乘客排队等候安检可能引发的矛盾?地铁运营方通过实地勘查,用“小优化”换来“大便利”。在客流最多的7号口,工作人员将安检仪和安检显示屏分开,辟出一个新的通道。这样,乘客就可以分流排成两排进入安检区域。优化安检布局后,整体的通行速度大大提升,且站台并不需要增加安检仪。目前7号口的进站安检,会根据高峰时段的实时客流灵活调整。

去年,上海轨道交通日均客流达到1027万人次。2028年底,全市轨交运营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这样一座地铁纵横的超大城市,治理起来更需要“绣花针”般的功夫:具一双慧眼、捧一颗真心,从市民的需求中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有时候下一点小小的功夫,就能为改善城市交通带来数倍的效率。“人民城市”的实践与发展,离不开基层服务窗口的点滴积累。

原标题:《新民随笔丨“小优化”与“大便利”》

栏目编辑:郁晶陶 题图来源:东方IC(资料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