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水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37:0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未来,我国应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补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短板,夯实产能、打牢基础,全方位筑实粮食安全根基,高水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粮食安全是经济命题,更是政治考题。当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关税大战烽烟四起,我国有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更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底气在于,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中国饭碗分量更足,能够有效应对国内消费升级压力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隐忧犹存,粮食供需长期保持紧平衡,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突破;粮食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储备调节机制还需完善,安全治理效能有待加强。

  未来,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护耕地红线,也要让育种技术、数字农业、智能农机等“硬科技”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应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加强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健全水利设施网络,挖掘耕地增产潜力。农业科技的每次突破都在重塑粮食安全的底层逻辑,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农业将不再“靠天吃饭”,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水平,是实现粮食高位增产关键抓手。针对粮食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的问题,应在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的基础上,促进种植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持续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因地制宜发展薯类杂粮,挖掘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生产潜力,拓展油茶、动物油脂等油源。毫不放松抓好蔬菜、肉蛋奶、甘蔗等的生产,确保“菜篮子”“奶瓶子”“肉盘子”“糖罐子”安全。

  粮食比较效益低,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激发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体系,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针对主产区面临的粮财倒挂、经济发展水平低等问题,应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产粮大县奖补制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入可按规定用于粮食主产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提升等,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构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粮食安全格局。

  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调控,是解决粮食供给区域性不平衡、结构性短缺、周期性波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应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建立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实现信息化监管全覆盖,确保粮食储存安全。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推进粮食播种、收获、储运、加工、消费等全链条全环节节约减损,完善反食品浪费制度。

  农业强国的蓝图,是需要持续泼墨的写意长卷。我们应以土地为纸、科技为笔、汗水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续写传奇,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