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4月,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新股份”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业收入微增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大幅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锐减。本文将深入解读兆新股份2024年年报,剖析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营业收入:实现微幅增长
2024年,兆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46,292,478.26元,较2023年的331,079,792.69元增长4.59%。从业务板块来看,精细化工业务收入为221,991,316.93元,增长0.56%;新能源业务收入为124,301,161.33元,增长12.68%。尽管整体营收有所增长,但增幅较小,且各业务板块发展不均衡。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346,292,478.26 | 4.59% |
2023年 | 331,079,792.69 | - |
净利润:大幅下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3,366,091.27元,相较于2023年的 -84,824,316.11元,降幅达69.02%。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43,366,091.27 | -69.02% |
2023年 | -84,824,316.11 | - |
扣非净利润:有所改善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7,852,412.61元,而203年为 -143,044,114.17元,同比增长45.57%。这表明公司在核心业务的经营状况上,较上一年度有所好转,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77,852,412.61 | 45.57% |
203年 | -143,044,114.17 | -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扩大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7元/股,2023年为 -0.04元/股,同比下降75.00%。这意味着公司每股的盈利水平进一步恶化,股东的收益预期受到较大影响。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0.07 | -75.00% |
2023年 | -0.04 | - |
扣非每股收益:亏损收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04元/股,较2023年有所改善,显示出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在逐步恢复,但仍未实现盈利。
费用:多项费用有变化
销售费用:有所上升
2024年销售费用为16,088,925.06元,2023年为14,436,174.38元,增长11.45%。销售费用的增加,可能是公司为拓展市场、推广产品所做出的努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润水平。
年份 | 销售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16,088,925.06 | 11.45% |
2023年 | 14,436,174.38 | - |
管理费用:显著下降
管理费用为82,725,424.25元,较2023年的143,101,094.75元减少42.19%。公司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股权激励费用、融资顾问费等的减少,体现了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年份 | 管理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82,725,424.25 | 42.19% |
2023年 | 143,101,094.75 | - |
财务费用:大幅削减
财务费用为29,843,039.14元,相比2023年的45,298,194.33元,减少了34.11%。公司在2024年10月完成高息负债清偿工作,财务费用因此减少约1,600万元,这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年份 | 财务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29,843,039.14 | 34.11% |
2023年 | 45,298,194.33 | - |
研发费用:有所降低
研发费用为9,209,358.13元,较2023年的11,030,515.99元下降16.51%。虽然研发投入的减少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降低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公司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年份 | 研发费用(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9,209,358.13 | 16.51% |
2023年 | 11,030,515.99 | - |
研发人员情况:数量和占比均有提升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3人增加到2024年的38人,占比从11.07%提升至13.0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较为明显,本科从6人增加到15人,硕士从0人增加到1人。这显示公司在人才结构上有所优化,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定的人力支持。
年份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 本科人数 | 硕士人数 |
---|---|---|---|---|
2024年 | 38 | 13.06% | 15 | 1 |
2023年 | 33 | 11.07% | 6 | 0 |
现金流:多项指标波动较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急剧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1,254.90元,与2023年的19,268,434.85元相比,减少95.32%。尽管本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但支付的各项税费增加以及收到的税费返还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减弱,可能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年份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901,254.90 | -95.32% |
2023年 | 19,268,434.85 |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8,675,444.95元,而2023年为14,322,023.44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回购深圳永晟股权现金流出增加,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这反映出公司在投资决策上的调整,可能对公司的资产结构和未来发展战略产生影响。
年份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48,675,444.95 | -439.86% |
2023年 | 14,322,023.44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60,115.09元,203年为 -145,729,633.89元。主要是由于上年偿还借款导致的现金流出较多,而本年度公司与华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售后回租业务等,使得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这表明公司在融资策略上有所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
年份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减 |
---|---|---|
2024年 | 49,160,115.09 | 133.73% |
2023年 | -145,729,633.89 | - |
可能面对的风险:多方面风险并存
-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光伏产业政策的调整,如“新老划段”政策对存量与增量项目的差异化入市策略,可能影响公司光伏业务的收益。公司虽表示将凭借实践积累和创新能力应对,但政策风险仍不容忽视。
- 市场周期性波动风险:新能源光伏行业存在市场周期性波动,产业链价格波动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可能导致公司在市场交易中面临“高买低卖”或承担额外成本的风险。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精细化工业务的主要原材料为石化产品,其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不确定性高,可能对公司生产成本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环保风险:精细化工行业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公司虽已建立环保制度,但仍可能因管理疏忽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出现环保意外事件,影响公司声誉及日常经营。
- 税收政策风险: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享有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若未来相关政策调整或取消,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报酬情况:部分人员离任仍获高额报酬
- 董事长报酬:现任董事长刘公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7.62万元。
- 总经理报酬:刘公直同时担任总经理,其报酬情况与董事长报酬一致。
- 副总经理报酬:赵晓敏作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1.74万元。
- 财务总监报酬:财务总监费海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89万元。此外,部分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也获得了相应报酬,如离任董事长李化春获得121.11万元,离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郭健获得88.08万元。
总体来看,兆新股份2024年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却出现大幅波动,同时面临多种风险挑战。投资者在关注公司未来发展时,需密切留意这些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