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我行坚决不抽贷、不断贷!”4月29日,在某国有行深圳分行的活动上,一位行领导向在座的民营企业许下承诺。
在美国滥施所谓的“对等关税”下,外贸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其间,金融是支持外贸企业抵御风险、开拓市场的关键力量。
深圳是“中国外贸第一城”。今年一季度深圳市进出口总值9901亿元,同比增长2.8%。在不确定性风险下,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保险业正在拿出各项举措,支持外贸企业防风险、拓市场。
近日,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十条,《深圳市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外贸力度工作方案》也发布。
深圳金融监管局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辖内外贸企业贷款达1.1万亿元。继续实施出口信用保险“大统保”,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实现全市中小外贸企业全覆盖;2024年服务小微企业突破2.2万家,支持深圳市企业出口9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持续跟进调研外贸企业
今年3月,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从业人士,了解到多家国有银行一线支行都在第一时间,或自发或在相关安排下,对外贸相关企业进行风险排查、评估风险敞口。由于不同辖区银行的企业客户属性不同,敞口也不一。
记者了解到,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对深圳市外贸企业进行了“压力测试”。在深圳金融监管局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工行行长助理黄凯介绍,从工行对深圳市外贸企业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来看,第一类企业受影响较小或无影响:对于出口销售市场没有美国或者美国占比极低的企业、产品在美国没有可替代性的企业,关税政策基本无影响或影响较少。
另一位国有银行支行行长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告诉记者,“对辖内企业摸排后,至少在我们支行辖区内,企业回复说‘没有太大影响’,因为这些企业并没有全部押注美国市场,他们还布局了东南亚、欧洲等其他海外市场。”
上述支行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于此。根据深圳市南山区资本市场协会统计,截至2025年4月13日,深圳拥有上市企业583家,南山区现有上市企业217家,其中超百家位于粤海街道。
该支行行长进一步说道,“我行在粤海街道的企业客户质量较高,企业资金流普遍健康,且他们的技术、产品等可替代性相对较低。传统制造业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较弱,可替代性较高,所受冲击会更为明显,但银行一定会给这些企业坚实支撑。”
此外,上述“压力测试”显示,对于已提前备货、已布局海外或已在美国建厂的企业,短期内可通过低税率国家生产出口,或在美关联公司生产等方式降低关税影响。
据深圳建行介绍,2025年4月以来,该行密切跟踪演变动态,对部分有进出口业务的信贷企业客户进行了调研沟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外贸企业正通过多种方式应对关税冲击,如短期内利用海外仓作为“缓冲带”,通过提前备货和灵活调整发货计划。长期举措包括加速供应链转移、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内外贸并进等。
银行业优化跨境金融服务
基于目前面临的多重挑战,企业对银行机构也提出了各类服务需求。
“目前企业对银行的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协助拓展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出海布局、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出口转内销金融支持等领域,希望银行在融资、结算、避险、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相应服务。”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周特立介绍称。
记者采访发现,受“关税风波”影响的外向型小微企业,首先要缓解其短期内现金流紧张问题。据黄凯介绍,针对这类企业,深圳工行已开启续贷绿色通道,帮助企业释放流动性。另一家国有行深圳分行相关领导也公开表示,“不抽贷、不断贷。”
同时,针对外贸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银行机构也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相关金融产品。
例如,深圳中行结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摸排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制定《外贸小微客群服务方案》,通过“出口E贷”、“跨境E贷”、跨境电商贷、汇率保值业务等产品为外贸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深圳工行将基于主流跨境电商等平台的交易数据,推出“跨境电商贷”,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在利率方面也将提供差异化支持。
“将紧盯国际形势变化,根据外贸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一户一策’制定授信及风险管控方案,不会简单采取‘一刀切’方式收紧对外贸企业或涉美贸易企业的授信支持。”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资深副经理游德忠表示,“在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逆全球化、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等因素叠加冲击影响下,加大逆向投放力度,提供帮扶服务贷款金额229亿元。下调普惠贷款利率,2024年以来普惠贷款利率下调了35BPs,向10万户小微企业让利超10亿元。”
为支持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出海布局等,各家银行也拿出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措施。
例如,据深圳金融监管局介绍,指导辖内银行机构与“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系统对接,依托“外贸金融超市”创新线上外贸专项转贷款产品,为外贸企业提供交易结算、贸易融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目前“单一窗口”上线金融产品11个,“外贸金融超市”累计上架63家单位229个金融产品。
再如,针对外贸企业的出口收结汇和汇率避险等需求,据周特立介绍,深圳中行提供跨境电商出口收结汇服务,重点关注跨境电商客群的出口收结汇业务需求,持续加大对海外仓客户的综合金融支持;该行还提供汇率避险保值服务,依托该行已推出的中小微企业防范极端汇率风险方案,加大对美贸易小微企业的专项关注和服务;还提供供应链金融脱核服务模式,聚焦外贸供应链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推出“双链贷”服务方案,实现脱核授信,降低外贸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针对“关税战”影响,深圳银行业还从多维度评估企业抗风险能力,运用多种风控保障措施支持企业。
据深圳工行介绍,该行会持续关注国际形势带来的影响,从企业的行业分类、市场布局、关键原材料来源、关税成本转嫁能力等多维度对企业的抗关税风险能力进行评估,运用信用保险、海外仓存货、专利技术、政府扶持政策、关税对冲金融工具等风控保障措施,支持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与融资客户的沟通协商,共同做好风险应对。
“大统保”护企出海,“跨境电商保”落地
在“关税风波”下,保险业对外贸企业的支持也格外重要。据介绍,深圳将继续实施出口信用保险“大统保”,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实现全市中小外贸企业全覆盖。
据深圳金融监管局数据,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服务的小微企业突破2.2万家,支持深圳企业出口金额为909.1亿美元,同比增长 27.5%。
“一旦遇到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情况,我分公司会应企业要求启动理赔程序。同时,大统保保单的融资增信属性可帮助企业在贷款方面提额降本。”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崔京涛介绍,“因此,有了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赔款和贷款的双重加持,将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市场波动,化解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
同时,“跨境电商保”试点近日也在深圳正式启动,能帮助跨境电商应对全球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影响。传统跨境电商企业境内采买通常是现款采购,但随着全球贸易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现款采购使外贸交易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增大,导致跨境电商企业“有单不敢接”。
而“跨境电商保”以深圳地区跨境电商为投保人,依托真实贸易场景开发,具有开发期限短、费率低、保障灵活等特点,承保跨境电商对外应付账款风险,为跨境电商境内赊购采买提供信用支持。
目前,跨境电商境内采购应付账款保证保险产品已上架,深圳辖内6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主动对接深圳跨境电商阳光化企业“白名单”。据介绍,6家深圳保险机构包括: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大家财险。
此外,针对近期的关税扰动问题,保险机构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支持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据崔京涛介绍,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的初步方案是:一是优化承保方案,对小微外贸企业最高赔偿限额进行提升,强化企业风险保障。同时,通过提升限额满足率及限额审批时效支持企业积极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东盟国家、RCEP成员国扩大出口规模,对冲关税扰动对外贸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提升理赔效率,针对美国项下的案件设定处理优先级,加快案件处理速度。三是加快推广资信服务,通过为企业提供海外采购商报告、海外买方资信报告以及其他的线上线下资信服务产品,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买家。四是深化银保合作,以出口信用保险保单的增信属性,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能力,强化合作银行的融资意愿,为小微外贸企业融资进一步降本增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