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蔬菜多了,也可以牵个线,和百货大楼搞个活动什么的。
队里没有各种票,买个锅碗瓢盆的挺费劲,尤其家里有结婚的,别说三响一转,就是买个带喜庆图案的铁皮水壶都不容易。
“可不是,咱们城里吃点菜是真费劲。早上没时间去,下班了,新鲜的菜都蔫吧了,也被挑挑拣拣的,剩下的都是乱七八糟的。”
唐姐没和公婆一起住,两口子都是正式工。她家男人是食品厂的,一起住在食品厂的家属院,离这不太远。
家里有三个孩子,唐姐一天到晚没有闲着的时候。中午休息的时候,不是给孩子补衣服就是给孩子织毛衣的,手就没闲过。
许笛看着唐姐,就会想起前世的自己。
那时候她一个人,要工作,要照顾孩子,还要做家务,真是一根蜡烛几头烧。
唐姐和许笛说些过日子的事情,旁边的孟娇翻了好几次白眼。
她不理解许笛,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怎么和中年妇女聊的来?
来到办公室一个多月了,她穿着美美的布拉吉,许笛眼神平静,跟看不见似的。却能和唐姐她们说孩子,说家务,说菜价什么的,说的不亦乐乎。
许笛可不知道孟娇的想法,对于一个从几十年后过来的灵魂。即使她是一个普通人,但是眼睛看到的各种时尚,真的不是七十年代可以比的。
差着几十年呢,没法一起在时尚这一频道同频。
一天的时间,就在大家对对单子,说说家常中度过。
工作的日子没有太多波澜,她们部门,既接触不到顾客,也不接触到领导层面,是真正的螺丝钉。
少了很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挺适合许笛的。
终于到了周末,许笛拿着买好的东西,带着许军这个跟屁虫,坐上了回乡下的汽车。
七月,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在农村,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春种,夏忙,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也就大雪覆盖地面以后,能歇几天。
现在,正是杂草丛生的季节,玉米地里,黄豆地里,杂草出了一茬又一茬。
前面的锄完了,还没等后面的都锄干净,之前锄完的地,草又长出来。
没有农药的年代,这杂草是锄头锄不尽,暖风吹又生啊!
许军已经跑没影了,许笛拎着东西,慢悠悠的往回走。
“奶奶,我回来了。”
许笛喜欢每次回来,都要在院门口喊一声,感觉特别亲切。
“快进来,热了吧,绿豆水,赶紧喝一碗。”
许奶奶拉过孙女的手,让她进来歇会。
“还是奶奶煮的绿豆汤好喝!”
“尽会哄我开心,绿豆水不都那样。”
许奶奶嘴上这么说,但是满脸的笑意却遮不住。
为什么这么喜欢许笛,不仅仅是因为这孩子是自己从小喂大的,还因为,许笛啊,心里有她们老两口。
“哈哈……被奶奶发现了。”
许笛喝了一碗绿豆汤,开始往外掏东西。
“奶,这是给你的搪瓷缸子,虽然没有我爷爷的那个有意义,是奖励先进工作者的,但是,这个是新的。
还有这几个背心,是我同学她们厂子的瑕疵品,不要布票,价格还减了一半,我一下子买了好几条呢。
还有这个,香皂,我这个月发的福利,给你拿回来一块,让你试试,洗完脸,可香了……”
许笛掏出一堆零零碎碎的小东西,都是她陆续买的。
工字背心是杨大妮她们服装厂的一批瑕疵品,许笛觉得不耽误穿,买了十条,家里男人都能穿。
“唉呀,你这败家孩子,怎么又买了这么多东西。奶不是跟你说了吗,挣钱了,自己攒着。”
许奶奶拍了许笛一下,这老多东西,得多少钱。
“奶,这不是我第一次上班领工资吗,以后就不买了,都攒着。”
许笛摇了摇她奶的胳膊,知道她奶怕她乱花钱。
“以后自己的钱放好了,手紧点,别那么松。”
许奶奶不放心,又叮嘱两遍。
“记住了,记住了……”
许笛和她奶把东西收起来,老太太小心翼翼的,这可是她大孙女的心意。花了不少钱呢,还要票呢。
许笛在奶奶家吃完中午饭,坐下午的车回城。
许奶奶又是大包小包的收拾了不少蔬菜,还有鸡蛋,让许笛带回去。城里吃菜费劲,都不新鲜了。
“你不要忘了,给人家送一些,多大的人情呢。”
“知道了,奶奶。”
许奶奶想着,她孙女好人好报,工作啊,多难得啊!
第30章许笛十八岁了?
许笛从奶奶家出来,借口肚子疼,让许军在路上等她一会,她假装去借个厕所。
几分钟以后,许笛拎着一个袋子出来,里面是一只公鸡,她都给绑好了。
“姐,你拎的是什么?”
“小点声,那家有公鸡往出换。”
许军乐了,牙床子都露出来了,他姐,就是敞亮,工作以后,总买好吃的回家。
“别傻乐了,你拎着,我拿这些菜。”
许笛也不惯着许军,都十一岁,能干很多活了。
“好,我拎着,再有一只我也能拎动。”
一只手拎着鸡,另一只手拎着小筐,里面是十多个鸡蛋。
奶奶家有三只母鸡,下的鸡蛋都攒着,没有卖。知道城里鸡蛋紧张,留一半给他们,自己吃一半。
姐弟两人大包小包的进了家属院,惹得大伙一顿羡慕。
“看看老许家,乡下的爹妈兄弟,多照顾他们,一年四季,这菜都没断过!”
“蔬菜值几个钱,许家一年往乡下送多少东西呢。”
“黄招娣,你一年也没少往乡下的娘家送东西,也没见你拿回一根青菜。”
有人看不惯黄招娣的,立马怼了她两句。一天到晚往娘家划拉东西,自己家的孩子饿成什么样了。怪不得她男人揍她,打的轻。
黄招娣惹了众怒,溜溜的回家了。
许笛可不知道这事,她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才把这一大筐东西搬上楼。
“唉呀,你这孩子,这么多东西,你倒是分两趟啊?你弟呢,他怎么不帮你拎?”
“娘唉,我也没闲着。”
许军从他姐身后冒出来,也不知道她姐在哪买的鸡,可真沉啊!
“你这拎的是什么啊?”
许母没想到她老儿子手里还有东西,又是筐又是袋子的。
许军把东西放地上,关上门,小声的说“我奶给拿的鸡蛋,还有我姐买的鸡,可沉了。”
“啥,鸡?许笛,你这一个月的工资都快吃没了吧?这鸡多少钱,一会,我给你。”
许母知道这孩子想补贴家里,上了一个多月班,没少往家里买东西。
“这次就算了,下次,下次你再给我。第一个月工资,我给家里人买点吃的,用的,下个月,就攒着了。
妈,我还要去给王姨家送点蔬菜。我奶奶听说了工作的事情,薅了不少菜,连第一茬黄瓜都贡献出来了。”
这时候没有大棚,北方的蔬菜,大多得七月以后能陆续的下来。
许奶奶特意在锅台上育的苗,黄瓜,豆角,茄子比别人家早下来几天。
“多拿点,鸡蛋也拿去。”
许母对梁家也是感激的很,什么东西都舍得。
“妈,鸡蛋就不用了。梁大哥有门路,不缺这些。我拿点新鲜的蔬菜,不然他们还要给拿更多东西回来。”
“也是,那就多拿点蔬菜。”
许母往筐里装了不少,让许笛赶紧给送过去。
许笛从沙发上起来,去厨房喝了一碗水,拎着篮子又出门了。
许笛提前一站下车,去附近的公厕,运气不错,没人。
进了空间,去自己的菜地,摘了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还有一些小菜,装了满满一篮子。
从奶奶家拿的,明天拎去单位给唐姐和组长,还有唐姐要的鸡和鸡蛋,她也给带去,卖一只是一只。
装好了菜,又去抓了两只鸡,钱奶奶和王姨,一家一只。
看了一眼,公厕没人,她赶紧出来。
拎着篮子和袋子,许笛也不打算坐车了,天热,人多,公交车里的味道,也是很冲的。
还好,一站地,也不远,走个十多分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