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李雁 谭茜茜)80岁的张娭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多年。近日,张娭毑在打理自家花园时,不幸被蜂蜇伤,刚开始是头面部和双手肿胀且疼痛难忍,不一会儿,她感到胸闷气短、心跳加速。家人立即将她送至长沙市第四医院,在全科医学科医疗团队的紧急救治下,张娭毑最终转危为安。今日,长沙市第四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沙莎以此事例提醒大家,蜂蜇伤绝非小事,尤其是对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的老年人来说,极有可能诱发一系列严重后果,需要特别警惕。
为何老年人被蜂蜇更危险?
沙莎表示,相比而言,老年人被蜂蜇更加危险。这是因为,不少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慢性疾病,被蜂蜇伤后,毒素可能加重原有疾病;老年人免疫力比较弱,身体清除毒素和应对炎症反应的能力会下降;老年人对疼痛、瘙痒的反应较迟钝,有时被蜂蜇了觉得“没啥事”,结果耽误了最佳处理时间;老年人伤口愈合及身体恢复所需时间更长。
若老年人不幸被蜂蜇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撤离险境:缓慢、安静地离开现场,避免拍打或奔跑吸引更多蜂群。
拔除蜂刺:用指甲轻轻刮掉皮肤上的毒刺,切忌用镊子夹及挤压(仅限蜜蜂,黄蜂、马蜂通常不留刺)。
清洗伤口:蜜蜂的毒液为酸性,用碱性液体(如肥皂水)清洗;而胡蜂的毒液呈碱性,用酸性液体(如食醋)清洗;如不清楚蜂的种类,可选择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冷敷止痛消肿:用冰袋(包裹毛巾)或冷毛巾敷伤口10分钟至15分钟,可重复多次。
立即就医:即使感觉不严重,也建议就医评估。
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必须争分夺秒就医:胸闷气短,喉咙发紧,嘴唇发紫;全身出现大片红疹、荨麻疹,剧烈瘙痒;头痛头晕,冒冷汗,恶心呕吐,瞬时晕厥;腹痛,肌痛,腰痛,酱油色尿等。
日常防蜂牢记“三不”原则
沙莎提醒,每年7至8月是户外活动和旅游旺季,也是毒虫活跃的时期,要注意防护。
不招惹:远离蜂巢所在地(如屋檐、树丛、土洞),不主动拍打或驱赶蜂类。
不吸引:穿着方面,尽量穿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避免鲜艳花色(尤其黄、橙)和深色毛绒衣物;气味方面,不用花香浓郁的香水、护肤品、洗发水;食物方面,野餐或露营时,食物饮料及时密封,垃圾妥善处理,避免甜食气味吸引蜂类。
不干扰:在花丛、果园附近活动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晃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