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故事,从“苏杭班”开始。不久前,《姑苏晚报》“吴地”副刊一篇题为《消失的苏杭班游轮》在苏报副刊微信公众号“吴门桥茶馆”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读者纷纷跟帖留言,除了怀念那段难忘的慢时光外,还有一个美好而热切的期待——盼望着消失的苏杭班游轮有一天能够回归。巧合的是,就在上月末,浙江恢复开通了中断30年的杭州到湖州的游船,而据媒体报道,同样停运整整30年的无锡到湖州的跨湖航线,也计划于今年内恢复开通,这让不少老苏州对苏杭班的恢复重新燃起了希望。

那些发生在夜航班上的浪漫事
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苏州北桥人龚建林是一家私营企业负责人,年轻时因工作缘故走南闯北,特别是需要经常往返于苏州、杭州两地。如今,尽管飞机、高铁、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已让出行变得十分便捷,但多年来令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当年慢悠悠地航行于京杭大运河上的夜航班。
时至今日,龚建林仍记得四十多年前第一次搭乘夜航班往返于苏杭两地的经历。“记得最早一次是在1982年的春天,苏杭班开通才一年多,当时我们北桥公社团委派出6名团支部书记参加团县委在吴县党校举办的培训班,培训结束当天下午,我们直接从苏州乘夜航班去杭州旅游。最后一天我们去了瑶琳。”龚建林回忆道,那时的瑶琳仙境景区刚开放不久,基本都是石子路,旅游大巴车来回堵得厉害。他们直到17:20才到达码头附近,然后一路狂奔进入检票口,最后时刻上了船,着实惊险。
让龚建林印象深刻的是,周末的夜航班人气特别旺,尤其是很多年轻情侣利用休息时间去杭州游玩。一路上情意绵绵,两岸风光旖旎。第二天一早到达杭州,在游览西湖美景以及其他名胜古迹后,晚上再乘船返回苏州,不影响周一正常上班。
龚建林的回忆散文引发了众多网友跟帖留言,其中不乏一些曾经体验过苏杭班的情侣。回忆当年的浪漫旅程,至今甜蜜满满。
“1987年我结婚后有余款300元。买了辆大桥牌自行车(不用券),还剩140多元。原设想去北京,但计算来回费用最少得160元以上。于是做攻略,设计了婚后苏州—杭州—黄山的旅行路线,130多元就够了。出发起点在南门人民桥东南堍的轮船码头,坐夜班轮船卧铺去的杭州,8元一张船票。第二天清晨到达杭州武林门码头。”读者马骥在留言中这样说道。
网友“蜗牛”在本世纪初体验过苏杭班游轮,她在留言中说:“2005年毕业前,走爹妈曾经走过的路,硬是拉着男朋友体验了一把,后来就再也没有走过同类路线。”
发生在夜航班上的浪漫故事,还有美丽的“错过”。网友“A宏”回忆说:“当年年少的我有幸坐过一次,与卧铺边一位美丽的姑娘聊了很久,可惜那时没有手机,错过了一次机会。”

位于南门的苏州市轮船公司客运码头旧址
苏州一梦到杭州
以大运河文化及时代更迭为背景的电视剧《北上》热播后,运河人家生活情景的再现,引发了观众对大运河的情感共鸣。而随着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大幕的开启,当年“从一个天堂到另一个天堂的旅行”“苏州一梦到杭州”的苏杭班广告语就像悬挂在记忆深处的风铃,在年代剧、怀旧散文和文旅休闲等劲风吹拂下,再度在耳畔响起。曾经感受过夜航班的便利与美好的读者纷纷留言分享自己的旅游故事。
网友王明的母亲是苏州人,父亲则是当年“技术支援”苏州的杭州人。小时候,他经常乘坐苏杭班往返于两地。“爷爷奶奶想我的时候,只能是我父亲调班后,送我去杭州,他再赶回苏州,外婆外公想我了,父亲再将我接回苏州。”
“那时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小学的我,跟姨婆坐了船,到杭州去找我外婆。我姨夫是跑船的船老大,去的时候搭便船,就睡在驾驶舱的座位上。回来时候坐的班轮,我记得好像是坐票,但是我人小,横过来躺在座位上也睡得很香。”网友“陶一一”在留言中说道。
网友“三时日光”分享说:“我的奶奶1926年出生,一个不认字的苏州老太太,在她近百年的人生里,坐着船去杭州烧香是唯一的出远门,也是她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消失的苏杭班能否归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苏杭水上客运最繁忙、最风光的时候。龚建林回忆,当时大运河上有“天堂”“吴越”“沧浪”“寒山”“龙井”“虎跑”等20多艘游轮往返于苏杭两地,乘客最多时,一天可达四五千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交通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苏嘉杭高速公路的通车以及私家车的普及,往来于两地间的游轮生意受到很大冲击,客源逐渐减少,生意日趋萧条,不少航班陆续停运。至本世纪初,苏杭水上客运全线停运,苏杭班成了只能停留在老苏州人记忆中的往事。
时尚有时就像一个轮回。上月末,浙江恢复开通了中断30年的杭州到湖州的游船,同样停运整整30年的无锡到湖州的跨湖航线,也计划于今年内恢复开通。苏杭班是否有可能回归?据悉,此前曾有政协委员提出过相关建议:依托古运河,观赏沿途古城、古镇、古村、古纤道、古桥梁等历史遗存和风土人情,让水上客运航线与沿线周边景点旅游形成有效互动,将苏州古城、唐代宝带桥、吴江唐代古纤道、同里、震泽、乌镇、杭州西湖等景点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大运河水上客运的复兴。
记者五一期间就“苏杭班目前是否具备开通条件”采访了苏州文旅部门的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交通部门与文旅部门曾联合开展调研,然而与30年前相比,如今的运河航道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于航行安全考虑,这条线路短时间内暂不具备恢复的条件。
即便如此,两个“天堂”之间的这段浪漫往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记者在吴江平望古镇的一处历史陈列馆中看到,这里复原了过去苏杭线游船码头的场景,唤起了不少当年乘客的珍贵记忆。“过去受制于交通条件,人们的选择有限。现在从苏州到杭州乘坐高铁不到1小时,自驾游也相当方便,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有了更多闲暇时光,怀旧心理和休闲需求越来越强烈,因而时常渴望卸下烦恼,回归慢生活。”一位参观者表示。
大运河的流水从未停歇前进的脚步,它裹挟着悲欢离合,将散落的时光串成珍珠。龚建林说,旧时苏杭班的故事正被运河水一遍遍冲刷,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清晨,“一梦到苏杭”的运河游轮,能够再度归来。
(苏报融媒记者 张利刚 朱执竞/文)
编辑:金然